中程退要被摘牌了!7月21日,深交所的公告像块石头砸进A股池塘,300208这个代码从此从交易软件消失。可比起代码消失,更扎心的是:那些真金白银买了这只股的散户,钱去哪儿了?十五天退市整理期,股价从几块跌到几毛,跟扔废纸似的,这哪是退市,分明是把散户的血汗钱往臭水沟里倒!
更让人冒火的是:公司退市了,实控人、高管拍走人,连句“对不起”都没有,这A股退市,到底是清垃圾,还是帮着割韭菜?
先说说中程退这十五天的“末日狂奔”。6月30日进退市整理期,7月18日最后一个交易日,十五天,股价跟坐了跳楼机似的,从退市整理期第一天的开盘价3块多,跌到最后一天收盘的0.68元,跌幅超80%。有股民在股吧哭:“5万块买的,现在就剩8000多,这钱够给孩子买两罐奶粉吗?”还有人更惨:“退市前看它蹭‘AI算力’概念,以为能反弹,加仓10万,现在血本无归!”
你以为散户傻吗?不,是A股的“退市套路”太会演。中程退这公司,早几年就不省心。翻开它的年报,净利润跟过山车似的,前年赚2000万,去年亏3亿,今年直接“非标”——审计机构说“无法表示意见”。这时候散户还没反应过来,公司公告又放“大招”:“拟投资5亿元布局新能源储能项目”“与某科技公司签署AI合作协议”。股价立马从2块蹦到5块,散户一看:“嚯,困境反转啊!”赶紧冲进去,结果呢?项目没下文,合作是“框架协议”(等于没签),等散户套牢,年报直接爆雷,“啪”一下,ST了。
更绝的是退市整理期。按规定,退市整理期股票简称前加“退”字,涨跌幅限制10%,给散户“逃命机会”。可实际呢?有些公司退市前故意放出“重组预期”“债务豁免”的假消息,股吧里“大神”天天喊“珍惜最后上车机会”,不明真相的散户以为“利空出尽是利好”,傻乎乎接盘。等十五天结束,摘牌了,才发现自己接的不是筹码,是“退市大礼包”——里面全是废纸。
中程退的公告里写:“已聘请太平洋证券担任主办券商,办理股份转让事宜。”翻译成人话:股票从交易所挪到“老三板”,以后想卖?得去证券公司办确权,一周可能就交易一次,价格几毛一股,想卖都卖不掉。多少散户的养老钱、看病钱,就这么“锁”死在里面了?
光骂散户“贪心”没用,得问问:中程退是怎么一步步把自己玩退市的?真的是“经营不善”,还是“故意作死”?
先看财务数据。退市的直接原因是“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”,叠加“审计意见非标”。但这“非标”里藏着猫腻:审计机构说“无法确认公司某笔3亿元应收账款的真实性”“关联方资金占用未充分披露”。说白了,钱可能被实控人挪走了,或者应收账款是假的,公司自己都圆不上账了。
再看“蹭热点”黑历史。2023年AI火,它说“子公司布局AI算力基础设施”;2024年新能源热,它又公告“拟投建锂电池正极材料产线”。每次蹭热点,股价都能蹦跶几天,可问它“项目进展”,永远是“正在规划中”“尚未签署正式协议”。这不是骗钱是啥?就像街边小贩喊“最后三天清仓”,喊了三年还在清,等你买了,发现衣服是破的,人早跑了。
更恶心的是退市前的“财务洗澡”。有些公司知道要退市,干脆把所有亏损一次性甩干净:存货减值、商誉计提、应收账款全额坏账,利润表亏成“瀑布”。为啥?因为退市后去老三板,没人盯着业绩了,到时候再“扭亏为盈”,还能忽悠人接盘。中程退年报里“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.8亿元”,是不是在“洗澡”?反正散户看不懂,只能跟着财报数字瞎猜。
最让人寒心的是:公司退市了,实控人、高管赚得盆满钵满。查一下中程退的股东变动,实控人在股价高点减持了多少?高管年薪拿了多少?公告里只字不提。就像小偷把你钱包偷了,被抓后说“我把钱包扔了,你找钱包去吧”,自己拍拍走人,这合理吗?
中程退不是第一个退市的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2023年A股退市43家,2024年56家,今年才过半,已经有30多家在路上。退市多了,有人说“A股成熟了”,可成熟的市场,会让散户一次次当“冤大头”吗?
看看美股:上市公司退市,不仅要退,还要“赔”。2022年瑞幸咖啡退市,因为财务造假,高管被SEC罚款、禁业,公司赔偿投资者1.87亿美元。反观A股,中程退退市公告里,唯一的“动作”是“聘请主办券商办理股份转让”,至于谁该负责、谁该赔偿,只字未提。这哪是“退市”,分明是“免责通道”!
再看保荐机构和审计机构。中程退上市时的保荐券商是谁?审计机构这几年有没有发现问题?按规定,保荐机构要“终身追责”,审计机构要“勤勉尽责”。可实际呢?中程退都退市了,当初的保荐机构还在正常发IPO,审计机构照样接项目。就像医生给病人开错药,病人死了,医生说“我尽力了”,继续给下一个病人开药,这叫什么事?
更讽刺的是“退市整理期”。监管层说这是“给散户逃命机会”,可实际是“给机构甩锅机会”。机构有信息优势,提前知道退市风险,在整理期第一天就跌停板出货;散户后知后觉,看到股价跌了,以为是“黄金坑”,冲进去接盘,结果被按在地上摩擦。十五天整理期,成了“机构割散户最后一刀”的狂欢。
还有“ST制度”。本来ST是“风险警示”,结果成了“炒作暗号”。有些ST股被炒到几十块,散户以为“摘帽能翻倍”,其实公司早是空壳。中程退被ST后,股价还蹦跶过一阵子,是不是有人在背后“坐庄”?监管层能不能管管这些“ST炒作团”?
有人说:“散户自己贪心,买垃圾股活该。”这话没错,但不全对。如果市场信息透明,造假就罚到倾家荡产,保荐机构敢乱来就吊销牌照,散户还会去买“垃圾股”吗?
散户不是专业投资者,看不懂财报里的“猫腻”,分不清“框架协议”和“正式合同”,更不知道高管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。他们只能看“公司公告”“券商研报”,可如果这些信息都不靠谱呢?
中程退公告里写“与某科技公司签署AI合作协议”,券商研报立马喊“AI概念股,目标价10元”。散户信了,冲进去,结果协议是假的,研报是“吹票”,找谁索赔?券商研报不用负责吗?
还有“退市赔偿”机制。A股有“集体诉讼”,可门槛太高。散户要去法院起诉,得凑齐证据,找律师,耗时间,最后可能拿到的赔偿还不够律师费。中程退的散户,有几个人敢去起诉?大部分人只能认栽,骂几句“A股骗子多”,然后默默离场。
监管层总说“保护中小投资者”,可“保护”不是喊口号。得让退市公司的实控人、高管“吐出”非法所得,让保荐机构、审计机构“连带赔偿”,让造假者“不敢骗、不能骗、骗了就坐牢”。不然,退市越多,散户被割得越狠,A股永远是“融资市”,不是“投资市”。
中程退退市了,散户别哭,得学会“吃一堑长一智”。给大家三个“避雷口诀”,比看K线图有用:
“蹭热点的公司,离远点”。今天追AI,明天炒算力,后天押元宇宙,这种公司99%是“皮包公司”,蹭完热点就跑路,别信什么“风口上的猪”,风口过了,猪摔得最惨。
“财务洗澡的公司,别碰”。净利润忽高忽低,资产减值一提就是几亿,应收账款占营收一半以上,这种财报一看就“不干净”,宁可错过,别买错。
“高管减持的公司,快跑”。实控人、高管在股价高点减持,还美其名曰“改善生活”,他们都不看好自己公司,你凭啥看好?赶紧跟着跑,晚了就被埋。
7月21日,中程退就要从交易软件消失了,就像没存在过一样。可那些被割的散户,养老钱没了,看病钱没了,他们的生活能“消失”吗?
A股要成熟,不能只靠“退市数量”,更要靠“退市质量”——退得透明,惩得彻底,赔得到位。不然,今天中程退,明天可能是你手里的“明星股”,后天就是整个市场的信心崩塌。
最后问一句:中程退退市了,谁该给散户一个交代?这个问题不解决,A股永远是“割韭菜”的乐园,散户永远是“待割的韭菜”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余承东自曝:华为 Pura 80 标准版手机 7 月 23 日开启预售
1.2 万亿世界级水电工程开工,券商周末开启“战斗模式”:五大板块暗藏投资良机
揭秘世界上唯一有四条腿的美女:家人靠她暴富,2个生殖系统交替生娃,死后竟遭神秘处理…
20万档次,只卖9.97万!合资中级车上市,8AT+宝马魔毯底盘,厚道
Bigscreen 联合《VRChat》推出 Beyond 2e 头显售 1269 美元
真不便宜!ROG夜神RTX 5080初音未来联名显卡上架:16999元
GEN3-2击败AL,拿下石油杯冠军!chovy卡牌完美发挥,Ruler杀疯了